NEWS

Claude Code牛在哪?团队自用找bug

2025.09.09火猫网络阅读量: 295

近期,Anthropic的Claude Code因“降智”争议引发讨论,但这款发布仅4个月就收获11.5万用户的编程工具,依然是智能体编程领域的“现象级产品”——它凭什么能从Cursor手中抢走大量开发者?负责人Boris Cherny的一句话点出核心:“Anthropic的每个人,包括构建模型的研究员,都在用Claude Code。”

一、自用,让模型与工具“共同进化”

在Anthropic,模型研究员不是“躲在实验室调参数”,而是每天用Claude Code写代码、修bug。早期用Sonnet 3.5时,模型只能持续运行1分钟不“跑题”;如今新模型能自主运行更长时间——这不是靠基准测试测出来的,是研究员们“用出来”的:他们在自用中发现模型的限制,把纠正经验融入训练,让模型学会自己解决问题。这种“人用工具→优化模型→工具更好用”的循环,就是Claude Code的“进化密码”。

二、真实体验,比任何评估都“接地气”

怎么判断模型性能是否提升?Anthropic的答案很“实在”:“用它做当天的工作”。写新代码、修复bug、回应GitHub反馈……这些真实场景的使用体验,比任何实验室的“基准测试”都更准确。因为任务范围越广,越能测出模型的“真实能力”——就像你不会用“模拟考”成绩判断高考水平,真实工作的“持续表现”才是硬指标。

三、快速反馈,让bug“活不过半天”

Claude Code的反馈循环有多快?Boris说,有时他早上到办公室,会花两三个小时处理bug,修复后立刻回复团队。这种“超快速响应”让大家愿意持续反馈,形成“反馈-修复-再反馈”的正循环。直到今天,内部反馈通道依然像“消防水带”一样活跃——这也是Claude Code能快速迭代的核心动力。

从Claude Code到火猫网络:我们用同样的逻辑做开发

Claude Code的成功,本质上是“产品与用户(团队)深度绑定”的胜利。而这,也是火猫网络一直在践行的开发理念。作为专注于网站开发、小程序开发、智能体工作流开发的团队,火猫的每一款智能体工具,都是团队自用的“试验田”:我们用自己开发的智能体写代码、管理项目,在自用中发现bug、优化逻辑——就像Anthropic的研究员用Claude Code一样。

比如火猫的智能体工作流开发服务,我们会根据团队自用的体验,调整系统提示、优化上下文管理、完善工具调用逻辑——因为我们知道,只有自己“用得爽”的工具,才能真正帮客户解决问题。这种“自用+快速反馈”的循环,让我们的智能体工作流工具能持续进化,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。

智能体编程的时代已经到来,Claude Code的成功告诉我们:好的产品从来不是“设计出来”的,而是“用出来”的。火猫网络也在这条路上,用同样的逻辑为客户提供服务:无论是网站开发的交互优化、小程序开发的功能迭代,还是智能体工作流的定制化开发,我们都坚持“自己先用,再给客户用”——因为只有这样,才能做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。

火猫网络的业务涵盖网站开发、小程序开发、智能体工作流开发。如果您也想体验“自用循环”带来的高效开发服务,欢迎联系我们:18665003093(徐),微信号同手机号。

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