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ChatGPT、Claude等大模型把“AI生成原型”“AI写需求文档”变成基础能力,产品经理的核心竞争力,突然从“会画原型”变成了“会用AI+懂业务”——这恰恰是30岁以上、有5年+经验的资深产品经理的“主场”。
30+产品经理的第一个优势,是“见过足够多的产品”——从0到1做过APP、画过数百页原型、和开发撕过需求,早就摸透了“产品的底层逻辑”:哪些是支撑功能的“底座”(比如用户系统、支付接口),哪些是面向用户的“应用层”(比如首页推荐、下单按钮),哪些交互设计是“好看不实用”的坑。
当AI生成一份看似完美的原型时,资深产品经理能一眼看出“这里缺了支付回调的逻辑”“那个功能没考虑多端适配”——这种“框架判断力”,是刚毕业的产品经理靠AI学不会的,也是企业最需要的“落地能力”。
AI的能力边界,在于“输入的提示词质量”。而B端产品(比如CRM、OA、医疗医保系统)的提示词,需要“业务知识+系统逻辑”的双重储备——比如医疗行业的医保检测,要懂“DRG/DIP付费规则”;财务系统要懂“税务总局的票据要求”。
这些“行业暗知识”,不是查资料能学会的,得靠30+产品经理“跑过客户、踩过坑”的经验。他们写出的提示词,能让AI生成“符合监管要求”“贴合业务流程”的功能清单,而不是“看起来完美却无法落地”的空中楼阁。
AI能生成小程序原型,但不懂“微信小程序的授权规则”;能画APP界面,却不知道“苹果AppStore的审核红线”。而30+产品经理早就“踩过所有坑”:比如小程序必须做“用户隐私协议弹窗”,APP要支持“游客模式+苹果登录”,这些“用户行为闭环”的细节,是AI的“知识盲区”,却是产品上线的“必经之路”。
年轻产品经理可能会为“一个按钮的位置”纠结,但30+产品经理会想“这个功能未来要支持10万用户,得用微服务还是单体架构?”“这个接口要留扩展字段,方便后续对接AI智能体”——这种“从0到100”的架构思维,是AI无法替代的,因为AI不懂“业务的增长性”,只懂“当前的需求”。
AI能生成“需求排期表”,但不懂“这个需求是老板要的紧急任务”“那个需求是用户的刚需”。30+产品经理的“经验雷达”,能快速判断“哪些需求要先做”“哪些需求是伪需求”——他们用AI做“辅助排期”,但用经验做“最终决策”,这才是企业最需要的“业务判断力”。
当“经验”成为AI时代的“稀缺资源”,30+产品经理的价值,早已从“画原型写文档”变成了“用AI放大经验价值”。但即便如此,“想法落地”仍需专业技术团队的支撑——比如,你懂医疗医保的业务逻辑,想做一个智能审核的小程序;或是你懂电商CRM的需求,想搭一个AI智能体工作流,这些“AI+业务”的落地,需要“懂开发+懂AI”的团队来实现。
这正是火猫网络的核心价值:我们聚焦网站开发、小程序开发、智能体工作流开发三大业务,用技术帮30+产品经理把“经验+AI”的想法变成可运行的产品。比如,某医疗行业的30+产品经理,想做一个“医保报销智能审核”小程序,火猫帮他完成了“小程序前端开发+智能体工作流搭建+后台数据对接”,让AI模型的“审核规则”快速落地;又比如,某电商企业的资深产品经理,想优化CRM系统的“客户跟进流程”,火猫帮他搭建了“智能体工作流”,让AI自动触发“客户复购提醒”“售后跟进”等流程,大幅提升了运营效率。
AI不是产品经理的“对手”,而是“放大镜”——它放大了30+产品经理的经验价值;而火猫网络,是“转换器”——把“经验+AI”的想法,转换成可落地的商业产品。如果你是30+产品经理,想让自己的AI想法更快落地;或是企业想找“懂业务+懂AI”的产品解决方案,欢迎联系火猫网络:
我们的业务涵盖:网站开发、小程序开发、智能体工作流开发;
联系方式:18665003093(徐),微信号同手机号。